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你要嘛出眾 要嘛出局

圖片
➤閱讀筆記 忙起來世界才是你的 心理學研究中關於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壓力區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合適感到很舒適 但舒適區待久了無疑就是溫水煮青蛙 舒適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成天無所事事,另一種更可怕,因為很難意識到,就是無意有規律的循環。而後者更是許多人的生活狀態: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累很忙不過是無意的循環著,這樣的生活過著只會覺得舒服卻沒有本質的變化 走出舒適區並不是盲目的辭職,相反的你應該有一份能活下來保底的工作 真正的強者,他們在年輕的時候,經歷滄桑,化解了迷茫,學會了堅強,懂得療傷。他們在哪裡都能活,哪裡都是舒適區,哪裡都是自己的天堂 所有的人都一樣,都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過總要經過大風大浪才知道海闊天空的美好總要經過狂風暴雨,才明白春暖花開的意義 既然年輕,總要忙起來,才懂得閒暇的可貴 知識爆炸的今天,網路給人帶來了太多的便利,幫人利用了許多零碎的時間,這些資訊、信息、熱門話題大量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可是這些東西很難變成能幫助自己的知識 真正的知識,是需要長時間的深度總結、撰寫、思考才能擁有的。每天我們讀到的資訊,不段更新、不斷爆炸著。其實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熱門話題,有些甚至是廣告 呼嘯而過的資訊,我們把它們稱為垃圾資訊,頂多給別人帶來一些可談論的資料,卻很難轉化成知識讓人提升自我,真正能轉化成知識的是少部分的資訊。而這些知識來自於長時間的思考和廣泛的涉獵。 隨著資訊活得越來越容易,當大量的資訊和新聞呈現在你面前時,你要做的,不是都記住而是做刪減。一個會做減法的人會刪除無效資訊的人,一定是一個明白自己要什麼的人。總是跟風,一昧的追求主新事物,從不問自己要什麼,這樣的人很難成長 資訊爆炸的年代,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全部閱讀、照單全收而是問自己需要什麼,然後查閱需要的資訊看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資訊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控制人的。人也一樣,應該去控制注意力,而不是被焦點控制,無目標的到處行走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特別珍惜時間,他們會利用寂寞的時光打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不會在寂寞的日子裡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圖片
➤閱讀筆記 史丹佛大學的學生們成功的秘訣為「他們不厭惡失敗的心態」「從經驗中學習」「面對風險」「遠離舒適圈」「樂觀的看待失敗」 「成長心態」指要發揮個人潛力別無他法,只有親身挑戰,眼前的難關正是自我成長的絕佳機會 「定型心態」是指深信自己的能力、智力與才能都是固定不變的一種心態,抱持這種心態的人只要一遇到挫折幾乎都會立刻放棄,再去尋找其他能力及成功的事情來做 抱持「成長心態」的人具有能忍受困難、找出工作意義,長期下來會比較容易成功 「成長心態」裡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影響自己的人生」 想要抱持著「成長心態」必須先改掉「小鴨症候群」此症後群的第一個症狀是深信所謂的成功就是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第二種症狀是深信必須使別人認為自己從不費力地追求成功 失誤無法避免,重要的是該如何應對 有時候他人的想法是我們重要的情報來源,幾乎沒有一家新創企業能靠一人獨自打天下就成功的。 正確在意「他人看法」的方法,接受「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意見的事實 尋求該如何達成目標的建議,而非徵求是否該追求目標的意見。要具體行動,不要問對方「自己的想法妥不妥當」,該問對方「最佳方法」並請對方支持自己 在重要目標上設定專屬自己的「成功標準」 有時候我們能從失敗跟來自他人的回饋中,獲得讓自己升級的必要請報 培養自信的最佳方法是回顧自己至今所有成長過程 很多人為了紓解自己的不安及沒自信就會開始說些負面批評 把焦慮視為能量或刺激並且接納他,將協助你有能力去面對難題 相信觀眾都在為自己加油表現會更亮眼。擔心觀眾批評或稱讚自己,自己如何看待觀眾的想法才是克服焦慮與怯場的關鍵。 時間管理建議:1小時裡即使有一堆必須完成的課題等你完成,就算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也只能以45分鐘為單位去做,然後剩下的15分鐘內一定要去做些會讓自己開心或是豐富心靈的事 認為「壓力有害但無法排除」的這件事會成為引發不安憂鬱及情緒低落 壓力會給予人們動機和活力、對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有幫助,壓力是不可迴避的如果能夠發掘「壓力的優點」就能有效降低我們感到極度不安、情緒異常低落的可能性 調查結果顯示「壓力指數」越高的國家更富裕、國民的幸福感或滿意度也相對較高 試圖避開壓力的人更容易感到不安或情緒上的低落 對抗不安憂鬱的特效藥是,運動、散步與朋友或家人及寵物度過的時間,以及花費在按摩、冥想、瑜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