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

圖片
➣閱讀筆記 光看學生的成績和測驗分數是看不出問題的。事實上根據傳統的測量方式很多中國學生表現得都很好,在清華大學幾乎所有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優秀的成績,很多人到清華依舊取得分 A 級成績我們稱為「 A 」學生 A 學生的成績和測驗分數很高,但缺乏在今日社會成功所需要的創意和創新精神。中國需要一 X 的新學生, X 學生願意冒險嘗試新事物,他們急於確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單純解決「課本」上的問題。 X 學生能想出最創新的點子,以及有創意的新方向 今日的小學生,大約有 ½ 的人長大後會從事現在還沒有發明的工作。想要活耀於這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並有創意的思考與行動,變得比以前還要重要。 幼兒跟周遭環境互動時學習效果最佳 想像、創造、玩樂、分享、思考這五個方式一再的重複稱為創意學習螺旋 創意學習螺旋是創意思考的引擎。   培養創意的最好辦法,就是支持人們「以熱情為基礎發展專案,秉持著玩樂精神,跟同儕一起合作完成」 專案( Project) 、熱情( Passion) 、同儕( peer) 、玩樂( play) scratch 依循這 4 個準則 創意是 1% 的靈感加上 99% 的努力 創意是結合了好奇心、探索有趣的實驗、以及系統性的研究 孩童天生就有創意的能力,但他們的創意不一定會自行的發展,我們必須培養鼓勵支持孩童的創意 不該以一小部分的你來定義你,其實社會看待你只是個小不點,但其實你要巨大得多 社會上會有很多人對你貼標籤,但人其實更為複雜美麗與令人驚奇 學習 Scratch, 我更有自信去嘗試新事物、表達自己也對冒險與犯錯更能從容以對 根據自造著理論最有價值的學習經驗,來自於主動參與設計製造和創造某樣東西也就是自造學習的時光 根據皮亞傑的建構主義認知學習理論孩童是主動和知識建構者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孩童不是獲得概念而是會自造概念 把孩童視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非「被動的接收者」。孩童建構知識最有效率的時候就是在他們主動與真實世界建構時;換句話說就是在他們成為自造者的時候 程式設計一直被視為專業活動,只有具備高等數學知識背景的人才能接觸。但派普特把程式設計視為「在電腦上創造事物

2030年僱用大崩壞

圖片
➤閱讀筆記 「人工智慧」是指利用電腦從事腦力工作的技術 「泛用型人工智慧」是指跟人類一樣擁有智慧從事各種工作技術 現今世上存在的人工智慧全部都是「專業化人工智慧」只能解決一種專業化領域的問題,如Siri就是以操作iPhone等行動手機的專業化人工智慧 技術性失業是經濟學的術語,意指因科技技術的進步所引發的失業 技術性失業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是在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期就已存在。資本主義就是「機械化經濟」 技術性失業只不過是暫時性的問題。比如紡紗機跟織布機節省的人力,使得便宜的棉布得以穩定供應。結果穿著內衣褲的習慣變得普及,棉布的需求量大增,反而增加了工廠勞工的需求 技術創新或是新的商品跟服務都可以創造出就業機會 「勞工流動」是經濟學術語。指勞工從某個行業移動至另一個行業或是從某個公司流動到另一個公司 經濟蕭條引發的失業問題較為迫切,包含經濟學家在內大部分的人都不太關心技術性失業的議題 目前就業市場對能夠應用資訊科技、擁有高階技能勞工的需求大增。而這個現象的背後代表著低技術性勞工容易被資訊科技取代,需求降低。 近年來容易被取代的低技術主要是「行政事務」的工作及「勞動工作」 目前有三種難以被自動化取代的能力分別為「創造力」、「社交智慧」、「辨識和操控能力」 電腦超越全體人類智力的那個時間點稱為「奇點」(singularity ) 當AI系統超越整體人類的智力時,便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了。奇點也包含了「過去的法則皆無法適用」、「會發生超乎想像、無法預測的是」 GNR為基因工程(Genetics)、奈米技術(Nanotechnology)和機器人工學(Robotics)的簡稱 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使「人造肉」成為可能。「人造肉」的技術不需要畜養活生生的動物在工廠就可以製造出肉食 奈米技術的發展運用於科技醫療技術。例如白血球會吞食侵入人體的細菌。注射能夠發揮白血球功能的奈米機器人到體內,讓奈米機器人游動於血液當中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奈米機器人也渴望實現殺死癌細胞,治療動脈硬化等疾病 AI科學家研究「意識上傳」(Mind uploading)的技術將成為可能。用奈米機器人徹底掃描大腦的特徵已獲得的數據為基礎,在電腦上完整重現那個大腦,如此一來大腦主人的記憶人格跟想法等,全都可以上傳至電腦 從中世紀的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用遙控器